2019年,澳大利亞持續不休、極端干旱天氣讓人不禁想起了10年前。
當2009年跨入2010年時,澳大利亞東南部的葡萄種植者正在從第三場世紀大旱中舔舐傷口慢慢恢復,擺在他們面前的是山火燒過的葡萄園以及全球金融危機造成的經濟動蕩。這一切似乎讓正在向前發展、勢不可擋的澳大利亞出口產業戛然而止。這一年,出口到英國與美國等傳統市場的澳大利亞葡萄酒在總量和價值上都遭遇滑鐵盧。
時光輪回,即將告別2019年邁入2020年之際,洪水、山火以及全球金融危機仿佛如10年前一樣,再次伴隨著澳大利亞葡萄酒產業跨入下一個十年。但與10年前不同的是,澳大利亞葡萄酒產業正以前所未有的強勁發展勢頭向外擴張,“澳酒10年,魔力重現”,《澳洲金融評論》專欄評論發出感慨,滿是對下一個10年的美好憧憬。
變動帶來新生 澳酒書寫最激動人心一筆
澳大利亞葡萄酒管理局數據顯示,上世紀90年代中期至2000年中期,澳酒產業以驚人的速度增長擴張。然而,這樣的速度也造成了過剩的局面:太多的葡萄園、大多的酒窖以及太多的葡萄酒。隨即,整個產業開始呼吁去除過剩產能,將多余的葡萄園連根拔起。
氣候開始變得多雨,不停地下雨,降水量越來越多。2011年,澳大利亞葡萄種植者迎來了近40年來最潮濕、最艱難的葡萄園。整個行業似乎從熱氣騰騰的煎鍋一躍之下進了澡盆,滿是泥濘。氣候的極端還表現在干旱更頻繁地出現。之后,產業情緒發生了變化,一種謹慎樂觀的態度正在醞釀。
變動帶來新生,新一代葡萄種植者與葡萄酒生產商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相比將酒出口到海外,他們更關心澳洲國內市場。此時,在影響力強大的澳大利亞侍酒師團體的鼓勵與支持下,酒吧所有者與獨立葡萄酒商開設的小型飲酒場所在全澳遍地開花。
別的生產商則受到氣候變化的鼓舞,越來越多的葡萄種植者轉而選擇可持續性強、有機的、生物動力以及再生農業技術。這導致抗高溫、抗旱等多品種的葡萄出現。一如意大利南部vermentino、fiano等品種逐漸從小眾走向主流,為生產商和消費者所接受。
在這個過程中獲益最大的是西班牙種植最廣泛的紅葡萄品種歌海娜(grenache),以此為原料生產的葡萄酒(主要是產于西澳)色澤明艷、口感爽辣,成為澳大利亞葡萄酒歷程中令人激動人心的發展之一。
澳洲本地市場遍地開花 澳酒對外出口強勢反彈
進入2010年,澳大利亞苦艾酒再次變得受歡迎,尤其當其與黑皮諾和西拉混合,以及與解百衲和西拉混合以后,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全球葡萄酒的多樣性正以令人驚嘆的速度豐富起來。
這股葡萄酒消費的本地化趨勢也帶動了澳大利亞對一些進口品牌爆發式的吸納。不管是零售酒商還是大型連鎖超市,消費者顯示出前所未有的消費興趣。
澳大利亞最受歡迎的連鎖超市葡萄酒品種為馬博羅白蘇維翁白葡萄酒(Marlborough Sauvignon Blanc)。此外,意大利普西哥(prosecco )與法式干紅(dry French rosé)成為另外兩種受歡迎的品種。
該產業圖譜的另一端,在獨立零售商與小型酒吧餐館里,全球葡萄酒品種的多樣性也展現得淋漓盡致。消費者不僅可以買到不知名的法國、意大利產小眾葡萄酒,格魯吉亞、摩爾多瓦等地的葡萄酒也備受追捧,這一情景是在2000年初期無法想象的。
除了本地市場,澳大利亞葡萄酒對外出口也強勢反彈。過去4年,對華出口的澳酒顯示出急劇增長,年出口總值超過10億澳元,中國也一躍成為澳大利亞最重要的出口消費市場。值得注意的是,評論指出,“出口至中國市場的平均每升葡萄酒價格要遠遠高于另外兩大出口市場(美國和英國)。”
這一說法與國際葡萄酒與白酒記錄機構(IWSR)發布的預測報告相吻合。
報告顯示,到2023年,全球葡萄酒最大銷量市場依然為美國,意大利、法國、德國以及中國。但就價值來說,中國躍升三位,市場價值突破170億美元,中國市場將成為價值增長最快的市場,年均增速達3.9%,遠超西班牙、巴西、美國以及加拿大。
“顯而易見的是,澳酒將從對華出口中獲益匪淺。同時,高價值澳酒也正在從高端葡萄酒蓬勃發展的美國市場上獲益。”評論文章《The decade Australian wine got its mojo back》寫道,“與2009年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澳大利亞葡萄酒又再一次讓人振奮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