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葡萄酒行業處在結構性調整期,近年來產量、營業收入與利潤總額均呈現下滑的趨勢。我國消費者對本土葡萄酒品牌認知度較低,本土葡萄酒文化體系建設缺失是目前行業面臨的最大問題,未來品牌推廣、打造本土葡萄酒文化體系成關鍵。
我國葡萄酒在經歷了高速發展后自2013年進入結構性調整期,近年來行業產量、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均呈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在產量方面,為尋求供需平衡,行業持續降產,2019年全國葡萄酒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葡萄酒產量45.2萬千升,同比下滑10.1%。
在營業收入與利潤總額方面,全國葡萄酒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已經連續三年“雙降”。2019年全國葡萄酒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45.2億元,同比下滑17.5%;實現利潤總額10.6億元,同比下滑16.7%。
究其原因,首先,我國葡萄酒品牌建設不足,與國外葡萄酒知名度有較大的差距。法國葡萄酒是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外國葡萄酒,在中國葡萄酒消費市場上根深蒂固,這也導致了我國葡萄酒常年處于貿易逆差的狀態,從側面也可反映出我國本土葡萄酒文化體系尚不成熟,市場推廣力度弱,這也是目前行業最突出的問題。
其次,我國葡萄園及產量與消費市場存在著不匹配問題,我國西部地區葡萄資源豐富,但是其消費市場開拓力度不大;東部葡萄酒消費市場旺盛,但是葡萄資源不足,常年需要依賴進口成本較高的葡萄酒。
此外,我國葡萄酒行業也存在著同質化現象,企業走差異化道路仍較弱,因此產品附加值也較低。
不過,近年來我國葡萄酒行業在探索道路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長城提出“紅色國酒”的概念;威龍以有機葡萄酒進行差異化發展;張裕聚焦中高端、高品質、大單品方向發展,收購在西班牙、法國、意大利、智利和澳大利亞等優質酒莊。政府也在積極推動我國葡萄酒行業,如河北省出臺了做強做優葡萄酒行業的政策,提出未來將打造兩大優質產區、10個優質酒莊、10個知名品牌。
我國仍是一個潛力巨大的葡萄酒市場,未來,葡萄酒企業可通過各類葡萄酒品鑒會、葡萄酒品評培訓、葡萄酒主題旅游等方式讓中國消費者更多地認識了解本土葡萄酒的魅力,提高品牌認知度,建設我國本土的葡萄酒文化。此外,西部地區仍是一片藍海,企業可積極開拓西部消費市場,同時可積極開拓西部葡萄酒資源,完善運輸渠道,將西部釀造的優質葡萄酒運輸到東部消費市場。另一方面,企業應當堅持走差異化路線,提高產品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