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商務部宣布對原產于澳大利亞的進口裝入2升及以下容器的葡萄酒進行反傾銷調查,產業損害調查期為2015年至2019年。
一旦事實成立,相關產品將面臨被征收反傾銷稅等進口稅的可能。在中國酒業協會8月20日舉辦的“中國葡萄酒行業對澳大利亞葡萄酒反傾銷新聞發布會”上,中酒協葡萄酒分會秘書長火興三提出,作為此次反傾銷立案調查申請人的中國酒業協會,在全力配合有關部門開展反傾銷立案調查工作的同時,繼續倡導產業自信、產品自信和文化自信, 構建中國葡萄酒的品質表達體系和價值表達體系,展現“中國風土 世界品質”的內涵,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引導行業企業健康發展。
國產葡萄酒不應為“配角”
數據顯示,由于受到進口沖擊,中國葡萄酒產業的市場空間遭到了嚴重擠壓,生產經營狀況急劇惡化。其中:國內產業所占市場份額由2015年的74.43%下降至2019年的49.58%;銷售收入由2015年的466.05億元下降至2019年的145.09億元;利潤由2015年的52.14億元下降至2019年的10.58億元。
在業界看來,國產葡萄酒的整體低迷,與多年來葡萄酒在整體酒業中的“配角”形象有關。這一方面是由于白酒行業過于強勢造成的,另一方面也與葡萄酒行業針對消費者的培育不足有關。此外,近年來進口酒的大量涌入,也對國產葡萄酒造成了巨大沖擊,即便在后者攻勢略緩后,過少的葡萄酒消費者基數也導致國產葡萄酒提升乏力。
對國產葡萄酒而言,進口葡萄酒的下降帶來的空擋,并不能直接給予自身多少好處。實際上,葡萄酒消費市場的整體擴容才是真正的機遇所在。唯有葡萄酒消費整體擴容,才能給予國產葡萄酒以機遇,而這需要長期的培育,也需要國內葡萄酒企業抓住“消費多元”“健康消費”的趨勢。在整體消費力尚不足的情況下,瞄準結構分化、消費升級的趨勢,同樣是國產葡萄酒走出困境的路徑之一。
中國葡萄酒的發展自信,將是改變逆境的根本之一。疫情的突如其來,另今年酒行業陷入低迷,也對中國葡萄酒品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許多經銷商面臨庫存高、動銷慢、流轉資金少的困境,接新品很謹慎,與此同時,企業與經銷商之間的“加固點”需要更強有力的對接。
從產業上來看,目前我國從西到東有11個集中連片的葡萄酒產區,近300萬人的工作直接與葡萄酒產業相關。中國酒業協會執行理事長王琦向記者表示,澳大利亞葡萄酒對中國傾銷事實清楚,對其進行反傾銷調查,對葡萄酒生產企業、行業、協會、政府和消費者五方面都是意義重大。
國產葡萄酒發展利好
日前,工信部剛剛批準廢除了從2012年7月開始實施的《葡萄酒行業準入條件》,一些不切實際的“一刀切”行業準入限制被廢止,從很多方面放松了對葡萄酒行業的束縛。
而行業的未來發展,將遵循五點倡議。既倡導產業自信、產品自信和文化自信;推動產區建設和葡萄酒小產區的認定和培育工作,繼續科學優化葡萄酒產業布局;推動葡萄酒產品結構優化及完善;鼓勵各類型企業良性競爭,競合發展,一起做大葡萄酒品類;行業集中力量,重點突破一批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為我國葡萄酒行業持續健康綠色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我們希望,通過葡萄酒全行業的共同努力,最終構建起東方葡萄酒的品質表達體系和價值表達體系,展現‘中國風土世界品質’的內涵。”火興三強調,中國葡萄酒企業一方面要樹立產業自信、產品自信和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也要樹立競和的思想,葡萄酒不是一個掙快錢的行業,要做好長期奮斗的思想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