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因茨大學(Mainz University)的彼得·庫普弗(Peter Kupfer)教授公開表示,在中國中原地區的河南賈湖發現了人類最早的釀造葡萄酒遺跡。
關于使用野生葡萄制作發酵酒的最古老的考古證據來自中國,可以追溯到約9000年前。這種“新石器時代雞尾酒”目前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精飲料。相對而言,葡萄栽培起步較晚,大約8000年前在格魯吉亞才開始。美因茨大學的漢學家彼得·庫普弗教授說:“數千年來,酒,尤其是用葡萄釀造的葡萄酒,一直是歐亞大陸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在其歷史上發揮了關鍵作用。”
庫普弗研究中國已有40年,對中國酒文化的各個方面亦進行了研究。幾千年來,酒文化塑造了中國人民的生活。在庫普弗看來,中國能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葡萄酒生產國和消費國之一,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最好的體現。
人類的進化一直與釀酒聯系在一起
最近的研究表明,酒在人類進化史和文明史上扮演著核心角色。葡萄酒是人類最古老、流傳最廣的文化和儀式飲料,甚至比啤酒還要古老。庫普弗描述了酒精飲料對人類歷史的關鍵影響,他解釋道:“毫無例外,所有先進的歐亞文明的崛起都與葡萄酒和酒精文化的發展密切相關,這種文化最初與魔法有關,后來在社會和宗教儀式中發揮了作用。”歐亞大陸的葡萄酒以及后來的啤酒消費,與歐亞大陸各國人民之間的聯系和文化交流一樣古老。
早在兩千年前的史前時代,遠在絲綢之路全盛時期之前,歐亞大陸上的人民就已經在遙遠的地域范圍內相互接觸、交流思想和商品。庫普弗舉了一個例子:“大麥從美索不達米亞出口到中國,在那里專門用于啤酒釀造。”
盡管仍未得到證實,但庫普弗相信,在最古老的釀酒地點之間可能存在著聯系——8000年前的格魯吉亞和大約9000年前的中國賈湖。中國的自然歷史也對其葡萄栽培起到了關鍵作用:幾百萬年來,中國一直是世界上最豐富,最多樣化的葡萄屬物種的家園。在冰河期,葡萄藤在中國南方找到了避難所,現在那里有40多種葡萄,其中30種是本土葡萄。
除了極少數例外,中國從未禁止飲酒。恰恰相反:中國人的“無酒不歡”的習俗貫穿了各個時代。彼得·庫普弗補充道:“3000年來,中國人相互敬酒的方式從未改變,這一點可以從古代有關招待的資料記載中得到證明。”鑒于法國葡萄酒的卓越地位,人們自然會認為釀酒起源于古希臘或古羅馬。實際上,自新石器時代以來,葡萄酒已經發展了數千年,這是在歐亞地區之間不斷交流的背景下進行的,波斯和印度在早期就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
特別是年輕人,他們天生就善于接受新事物,現在正在學習鑒賞葡萄酒。庫普弗還強調,中國市場上已經有很多優秀的葡萄酒,特別是紅葡萄酒,中國的風土和氣候為未來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我看來,我們將在幾年內見證一種非常獨特的葡萄酒文化在中國興起。中國幅員遼闊,為這種發展提供了理想的前景。”
琥珀之光和黑龍珠:中國葡萄酒文化的歷史
1998年,彼得·庫普弗被任命為美因茨大學翻譯研究、語言學和文化研究學院的中國語言和文化教授。自2008年以來,他多次在絲綢之路的中亞、中國和伊朗地區進行研究旅行,并對中國葡萄酒文化進行了專門研究。他的著作《琥珀之光與黑龍之珠:中國酒文化史》(Amber Shine and Black Dragon Pearls: The History of Chinese Wine Culture)對葡萄酒和酒在中國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進行了全面的跨學科分析。
該著作考慮了所有相關的方面——考古學、人類學、歷史學、人種學、社會學、文學、藝術、語言學和烹飪因素。這本書闡明了中國葡萄酒和含酒精飲料的歷史,從各個時代一直到現在。它的出版得到了德國研究基金會(DFG)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