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香氣”和“風味”一樣,“口感”(Mouthfeel)也是葡萄酒品鑒中時常出現的一個概念,不過比起前兩者,“口感”似乎更為抽象難懂一些。那么葡萄酒的口感到底指的是什么?它受哪些因素影響?哪些釀酒工藝能夠提升葡萄酒的口感?
一、何為葡萄酒的口感?
葡萄酒的口感是指葡萄酒給口腔帶來的觸覺感受,舌頭、牙齦、口腔上顎以及喉嚨是這種感官體驗的重要部位。酸度是否銳利、喉嚨是否有灼燒感、單寧是否艱澀粗糙......這些都是衡量葡萄酒口感的參考指標。
二、影響葡萄酒口感的因素有哪些?
單寧、酸、糖分和酒精是葡萄酒的4大要素,它們的含量高低以及比例是否協調直接影響著葡萄酒的口感。
1、酸
葡萄酒中的酸性物質主要有酒石酸(Tartaric Acid)、蘋果酸(Malic Acid)、乳酸(Lactic Acid)和檸檬酸(Citric Acid)。其中的蘋果酸和乳酸給口腔帶來的觸感呈兩極分化態勢,前者尖銳刺激,后者則溫和柔順。也就是說,這兩者到底誰占上風對葡萄酒的口感有著顯著影響。另外,酸度的高低也會影響葡萄酒的口感表現。適宜的酸度能讓一款葡萄酒嘗起來爽脆而活潑,但是如果酸度過高,葡萄酒就會顯得尖酸扎口,過低則會缺少活力,變得沉悶乏味。
2、單寧
單寧是一種天然的多酚類化合物,廣泛存在于植物界,許多植物的種子、樹皮和果皮中都能找到單寧的影子,帶殼的堅果、茶葉、黑巧克力和肉桂等等都含有豐富的單寧。
單寧本身無色無味,但與唾液中的蛋白質發生反應后,會給口腔帶來收斂與干澀之感。葡萄酒中的單寧主要來自于葡萄皮和葡萄籽,一般來說,釀酒葡萄的成熟度越高,單寧就越為細膩柔順,反之則越為粗糙澀口。
3、糖分
在發酵過程中,葡萄中的天然果糖和葡萄糖在酵母作用下轉化成酒精和二氧化碳,發酵自然結束或被人為中斷后剩余的糖分稱為“殘留糖分”(Residual Sugar),是葡萄酒的主要糖分來源。糖分含量過高會使葡萄酒嘗起來過于甜膩,而糖分不足又往往會讓葡萄酒變得尖銳干澀。
4、酒精
酒精由葡萄中的糖分經酵母作用轉化而來。口腔中對酒精最為敏感的部位是舌根和喉嚨,酒精含量過高會給舌根和喉部帶來明顯的灼熱感,過低又無法支撐起葡萄酒的酒體,導致葡萄酒的口感變得單調寡淡。
三、哪些釀酒工藝可以提升葡萄酒的口感?
如上文所述,葡萄酒的口感受酸、單寧、糖分和酒精的影響,因此能夠作用于這4種成分的工藝都可以改善葡萄酒的口感,例如蘋果酸-乳酸發酵(Malolactic Fermentation)和酒泥陳釀(Sur Lie),還有橡木桶發酵或陳釀。
1、蘋果酸-乳酸發酵
蘋果酸-乳酸發酵是指在乳酸菌的作用下,蘋果酸轉化成乳酸和二氧化碳的過程,通常在酒精發酵結束后進行,因而也被稱為“二次發酵(Secondary Fermentation)”。這道工序能把葡萄酒中尖銳的蘋果酸轉化為溫和細膩的乳酸,從而使其口感變得更為柔和。
幾乎所有紅葡萄酒,尤其是酒體中等至飽滿的紅葡萄酒,都會借助蘋果酸-乳酸發酵來增加風味復雜度,提升口感。一些白葡萄酒由于酸度太高,也會采用這項工藝,例如夏布利(Chablis)白葡萄酒。
2、酒泥陳釀
在發酵過程中,死去的酵母會沉積到容器底部,形成酒泥。而所謂酒泥陳釀,顧名思義就是葡萄酒在陳年時與酒泥保持接觸。這種工藝起源于法國勃艮第,最初用于釀制霞多麗(Chardonnay)葡萄酒,現在已普及至世界各地的許多白葡萄酒。
在酒泥陳釀期間,酵母細胞逐漸分解成更簡單的化合物,如糖和蛋白質,這些物質能夠提升葡萄酒的濃稠度和酒體,賦予葡萄酒奶油般的質地。除此之外,部分蛋白質還會與單寧發生反應,進而降低葡萄酒的單寧含量,使其口感更為圓潤順滑。
3、橡木桶發酵/橡木桶陳釀
2,000多年前,羅馬人看中了橡木桶防水性能出色且方便運輸的優良特性,把它廣泛應用于盛裝葡萄酒。后來他們發現,橡木桶還能讓葡萄酒發生一些可喜的變化,于是使用橡木桶陳釀葡萄酒的做法便從此流傳開來。如今,除了充當陳釀容器的角色,橡木桶還是頗受歡迎的發酵工具。
橡木桶的一大本領就是給葡萄酒提供理想的微氧化環境。這是因為,橡木桶上存在許多細小的孔隙,可允許少量氧氣進入與酒液發生反應,從而達到柔化單寧的效果。經過橡木桶的潤色后,葡萄酒的質地和口感都會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