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的季節里,喝些葡萄酒都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它不僅有開胃的效果,還能助腸胃消化。但是和自己購買的葡萄酒相比,在家自釀的葡萄酒顯然更具性價比,所以有很多人找尋釀酒的方法開始自己釀造葡萄酒,但是自釀的葡萄酒有一定的危害,需要注意。
隨著食品安全事故的頻繁曝光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這句當年大生產運動的口號如今正逐漸變成市民的流行時尚。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嘗試自制“放心”食品,從豆漿到酸奶,從面包到葡萄酒……贊成者認為自制食品干凈衛生而且不含添加劑,可以放心食用;反對者指出,自制食品存在隱患,制作不當會危害健康。
孰對孰錯?說法紛紜,莫衷一是。抱著把這件讀者關心的事情弄弄清楚的態度,小編上周進行了相關采訪。
能喝不能喝 各有各的理
自釀葡萄酒在市民中有不少的簇擁者,每個人的釀造方法大同小異,追求的是釀造過程的一種享受和樂趣。網上關于自釀葡萄酒的介紹有兩種。一種是介紹自釀葡萄酒的做法,另一種是提醒飲用者,自釀葡萄酒中可能隱藏著有毒、有害的物質——甲醇、雜醇油,小心飲用。
據了解,甲醇又稱工業酒精,有較強的毒性,經消化道迅速吸收,排泄緩慢,有明顯積蓄作用。甲醛的代謝產物可導致視網膜細胞退行性變、視神經萎縮,一次性大量攝入可導致中毒甚至死亡。雜醇油是指高分子醇的混合物,主要是戊醇、丙醇、丁醇等高級醇類。如果酒中雜醇油含量過高,則容易出現苦澀味。雜醇油在體內分解緩慢,可引起頭痛等癥狀。
針對不少市民關注的葡萄酒問題,山東輕工業學院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副教授聶聰從真假鑒別、如何存放、合理飲用等方面做了詳細講解。
“關于葡萄酒,有一點很重要,我建議大家千萬不要自釀葡萄酒,非常危險。”聶聰解釋說,居民家里用來自釀的葡萄并不是專業的葡萄,而是生食葡萄,并不適合釀酒。“糖度不夠,還得加糖,但嚴格上說,葡萄酒是不能加糖的。”另外,釀葡萄酒要用專業酵母,而不能靠自然發酵,還要加二氧化硫來抗氧化,這些條件都不是居民家里能具備的。“居民自釀的葡萄酒,有可能含甲醇過高,產生一些毒素,飲用后可能造成失明,對健康不利。”
不過,有關自釀葡萄酒造成意外的例子也時常見諸報端。眼科專家也曾多次接診因為喝自釀葡萄酒而差點失明的患者。
自釀有風險 飲用需謹慎
為了搞清自釀葡萄酒是否存在過量甲醇和菌群等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小編帶著樣品,找到了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食品安全檢測中心主任沈堅。
沈主任說,葡萄酒國標規定葡萄酒甲醇含量最高不能超過400mg/L,除此之外,根據發酵酒衛生標準(國標)規定,葡萄酒的菌落總數不能超過50cfu/mg。
“但這個結果最快也要一個星期,屆時我們可以出一個全面的檢測報告給你們。”
眼科專家則指出,一般而言,自釀葡萄酒可以喝,但要適量。過量或者衛生條件控制不好,則會危害健康。比如葡萄的種類、新鮮度、水質、溫度不適宜;葡萄消毒不到位;存放時間太長,都會影響酒質,甚至危害身體健康。另外自釀葡萄酒如果采用的容器不當,或者密封過于嚴實,還有可能引起爆炸。
在葡萄酒在釀造的過程中,是不可以加水或者加酒的。因為加水和加酒的方法是錯誤的,所以大家在釀造葡萄酒的時候一定要保證是用葡萄汁來釀造的,但是在自己釀造的過程中,因為技術和工具的限制,會導致釀造出來的酒不是葡萄酒,味道會跟葡萄酒有太大的區別。